節日學音樂-父親節
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是一個為感謝父親而慶祝的節日,始於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大部份的國家與地區都是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慶祝父親節,包括美國、日本、歐亞等地及香港。
音樂界也有一位父親。他就是音樂之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是18世紀上半葉歐洲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作曲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他一生都任職於德國的教堂和宮廷,使他和宗教音樂的創作結下不解之緣。他傑出的作品和對音樂藝術的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使他成為歷代著名音樂家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及後世音樂發展的啟迪者,因此有「音樂之父」的美譽。
巴哈在1685年出生於德國的埃森納赫城。他的家庭是一個音樂世家。在這個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樂家中,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成就最高,也最著名。他的父親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風琴師。巴哈早年喪父後,便在哥哥的指導下刻苦學習音樂,很快便掌握了風琴、小提琴等樂器的演奏方法,同時亦在作曲方面漸展才華。中學畢業後,巴哈開始了艱苦的音樂藝術生涯。當時的他雖然身份低下、生活貧困,但還是創作了很多價值很高的作品,如《布蘭登堡協奏曲》、《G弦之歌》、《馬太受難曲》、《聖母頌》等。他的作品風格莊重而嚴謹,寫作技巧高超,許多音樂形式都作了重要的發展和創新,如協奏曲、管弦樂曲和鋼琴曲等。他確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並創作了著名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在鋼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運用。這對鋼琴曲的創作、演奏、鋼琴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雖然巴哈在世時生活貧苦,他的作品無人問津,但死後數十年終得到人們的賞識和重視,成為受世人推崇的古典音樂大師,並在世界音樂史上,享有「音樂之父」的美名。
在今年的父親節,我們也跟親愛的父親一起欣賞「音樂之父」的作品吧。再次祝各位父親節快樂!
Comments